- 地论宗 → 地論宗
- 為唯識宗三繫之一, 是唯識宗的前驅。 我國自北魏到唐初時代, 許多精通、 弘揚《十地經論》一派僧侶所形成的宗派。 因為他們沒立宗定祖的師資傳承, 所以後代稱為地論學派或地論師。 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, 菩提流支、 勒那摩提合作譯出《十地經論》, 後來因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的弟子之間, 於弘揚此論時見解有異, 遂分為相州南道派與相州北道派。 南道派以勒那摩提為首, 其弟子慧光承其學說, 在相州(今河南安陽)南部弘傳此論。 傳承慧光之學的第二代弟子有法上、 僧范、 曇遵、 慧順、 道憑、 靈詢、 僧達、 曇衍等。 第三代弟子為慧遠(法上的弟子), 以及慧光的弟子靈灿、 寶遷、 善冑、 淨業、 辯相、 玄鑒、 智徽、 明灿等。 此後尚有智嶷、 道顏、 淨辯、 靈達等。 到唐代華嚴宗興起, 南道派就融合入華嚴宗了。 北道派以菩提流支為首, 傳承菩提流支地論之學的是其弟子道寵, 道寵弟子眾多, 以僧休、 法繼、 誕禮、 牢宜、 佛果、 志念等最著。 北道派沒有留下本派的典籍, 流傳的時間也較短, 南北朝末年, 攝論師興起, 北道派就融合入攝論宗了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